記者黃裕元/專題報導 2003/09/04 <蕃薯藤新聞網>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不會走的嬰兒,有穿鞋的必要與場合;學步的嬰兒,穿的鞋子更是重要,所以,爸媽都該負起責任,學會買鞋。
嬰兒鞋的合腳度是影響舒適的關鍵,太合腳怕會妨礙小腳丫正常生長,買太大又擔心不合腳造成小Baby不舒適。雖然多數人買嬰兒鞋都習慣用腳掌長度判斷,但媽媽最好還是帶著Baby現場試穿,只要發現穿脫不易就不要考慮。
摩曼頓表示,把鞋墊拆下來直接在小嬰兒腳上比畫是最簡單的辦法,只要腳底比鞋墊略小(周邊約差0.5公分)就是最合腳的狀態。為了便於判定合腳與否,Adidas嬰兒鞋在鞋墊繪製便於選鞋的adiFit設計,直接在鞋墊印上合穿的腳丫子尺寸,更方便丈量。
挑款式 方便穿脫優先
Reebok強調,嬰兒還不會走路,不須太重視鞋子的功能性,而是以保持足部溫暖、外觀美觀與舒適性才是考量重點!
但是多數小嬰兒腳丫屬於胖胖腳,鞋室較小的鞋款,穿脫會造成不適,選鞋時要注意小嬰兒的腳背會不會太緊。
矯正鞋 有知名度優先
New Balance建議,幫學步階段的嬰幼兒選鞋在舒適、合腳的要求和嬰兒鞋大同小異,而嬰兒鞋較不重視的功能性則不能輕易輕忽。很多號稱具有避免外八、矯正腳型的鞋款,功能雖具參考性,但專家建議,選購時找知名品牌比較不會有問題,盡量避免選購來歷不明的地攤貨、菜市場貨。
零碼鞋 要挑剔小細節
很多媽媽為節省小Baby購鞋開支,會在零碼中心找鞋。專家提醒要多注意一些細節,因為嬰幼學步鞋鞋底的EVA、橡膠材質鞋底,可能會因庫存過久造成變黃、變質,不但吸震功能可能因此減損,甚至橡膠會出現脆化崩解,對小朋友學步安全性就會有影響。
專家說 支撐性最重要
專家建議,挑小嬰兒的鞋,鞋身材質最好選支撐性強的鞋款,而鞋面太軟會讓足部保護性下降、支撐性變差,腳掌外翻的發生機率會大增。鞋子中底最好挑吸震性強的設計,外底則選抓地力強的款式,就能避免學步造成滑倒意外。
媽媽經 用手感受材質
小嬰兒帶出門總要穿上鞋子才有禮貌,唯唯的媽建議,為了便於幫小嬰兒換鞋,最好選以黏扣帶、鬆緊帶設計鞋款。
為保護小Baby細嫩的小腳ㄚ,在鞋襯內裡還得先好好檢視一下,內襯縫線不能太粗糙,鞋墊也要採較柔細的布質,選購可實際用手指伸進鞋內,試著用手指感受就能輕鬆辨別。
另透氣性,內裡吸汗特性、清洗便利性與最重要的外觀搭配性都要特別注意。小朋友喜歡隨便咬,對於小鞋子難保不會咬出了亂子,媽媽最好找沒有太多亮片、珠墜裝飾的鞋款,表面也不要有容易掉落的裝飾品。
|